信部和中钢协,尤其是中钢协,自然希望能联合起来统一谈采购,这样他们就会得到极大的话语权。
尤其是中钢协这个名义上没有什么编制的民间组织,虽然明面上没有编制,但中钢协的领导可是拥有其他编制,在钢铁产业上还是拥有不少话语权的。
不过这所谓的话语权和现在这个可能产生的蛋糕相比,宛如萤火与皓月争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想象一下,一年两亿吨以上的铁矿石进口量,总价超过一百亿美元的采购权利,再加上手中的分配权,这一里一外的权力相加,毫不夸张的说,给个部长都不换啊。
要什么自行车、有了这个还要什么自行车。
至于钢铁企业的这些大佬,虽然他们希望能得到低价的铁矿石,但是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原材料的充足供应。
毕竟高价的原材料代表着高价的产品,只要大家都在同一价格之上采购原材料,比拼的就是企业的管理能力,就是看谁的成本更低。
至于钢铁需求企业为此多支付、多花费的金钱,他们也很心疼,但这不是他们的核心利益。
但如果这个权利被工信部或者中钢协,又或者新组建的一个什么部门拿过去之后,他们自主的采购权被剥夺了不说,分配的时候还需要看别人眼色。
对于众多民营钢铁企业,自然是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