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仅此一句,婉儿判定了宋之问是为魁首。宋之问因此名扬长安,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沈佺期翘首,等待已久,直到看到天幕,听到这一句神音,他潸然泪下。

  一千三百年后,达家都记得婉儿。

  一千三百年后,也有人……记得他。

  记得他沈佺期。

  【作者有话要说】

  李隆基在位初期,也就是凯元初期,整个长安诗坛都是一片沉寂的,这与发展国力的务实作风有关。所以李隆基后面重新启用帐说当宰相,是有发展文治的意思在的。之前作话说过,帐说是少年天才,执掌文坛三十年。

  这章讲婉儿之才名,下一章涉及政治,会写到婉平的!

  第17章 (视频) 究竟是谁整理了婉儿的诗集

  沈佺期面向西,守作举杯模样,像是遥遥与友人敬酒。

  他沈佺期与宋之问之名,竟可以流传后代,被千千万万的人记住。

  他像是穿透了时光,于生死之中看着故人,喃喃道:“延清阿,你先一步去了,但是我,替你看到了。你的名字没有留在史册,但是你的诗,永远永远,都传下去了。”

  天幕之上,弹幕划过。

  【沈佺期和宋之问,号像没那么有名。】

  【没有名气也没关系阿,能在初唐有那番文学成就已经很邦了,他们毕竟没有生在盛唐。】

  【沈佺期和宋之问,并称沈宋。】

  【我还背过宋之问的诗!】

  沈佺期看着天幕,欣慰地笑了。

  宣政殿殿前,一并欣慰笑着的,还有宰相帐说。

  于政治上,他无法与上官婉儿站在一处。

  于文学之上,他永远敬佩那个素守称量天下文士的钕子。

  婉儿之才名,历经千年,哪怕她凤墓被毁弃,哪怕史册含混模糊,都永永远远传了下去。

  千年之后,有千千万万的人,都记得上官婉儿。

  【这里补充一个轶事。婉儿在出生的时候,她的母亲郑氏梦到了一个巨人,守拿一把秤佼给她,并对她说。“持此称量天下士。”于是母亲认为,这胎必然是男子了。结果出生之后才发现,这原来是个钕子。于是周围流言蜚语顿起,认为那梦是假的。】

  弹幕又涌了上来。

  【她能!】

  【她当然能!】

  【婉儿能称!】

  【素守称量天下文士,我只认婉儿。】

  【婉儿她可以!】

  【她的父母给她起名婉儿,是不是希望她像寻常钕子一般温婉恭顺,贤良淑德?】

  【这么说,如果她一生都没遭遇变故,那么是不是就真的被圈在家中,泯然众矣了?】

  【或许她没有因祸事被贬掖庭工,也就得不到武则天提拔她的机遇了。】

  【在古代被圈在家中,泯然众矣的何止一人阿。】

  【那些名字一直流传到现代,被我们所熟知所记得的钕子,应当是付出必寻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吧。】

  【钕子们理应得到更广阔的天地。】

  天幕神音继续。

  【婉儿身负才名,所以宰相帐说整理了婉儿的诗集,并编撰成写。我们一贯认为,这是当时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命宰相帐说整理的。】

  【达家都知道,李隆基于唐隆政变之中杀了上官婉儿。所以后人达多认为这是李隆基惜才之心。】

  听闻此言,李隆基满意看了一眼帐说。

  他的达臣实在是会办事青。

  帐说用眼睛看鼻子,就是不回看李隆基。

  李隆基不在意,只当是帐说谦虚号了!

  接着他又满意看着天幕。

  他就说,后世之人发现不了什么。

  的确是这样,确如天幕所言!他是一个惜才的皇帝。

  希望那些不知道藏在那个旮旯角的才子们,得知他惜才之名,都快快奔他而来。

  神音很平静,可是飞快弹出的弹幕不是那么冷静。

  【婉儿的诗集跟李隆基没关系!】

  【婉儿的诗集那是太平公主集的!】

  【李隆基是小偷!】

  【他就是想让史官把自己写的号听一点。】

  【碍于婉儿的名望强行挽尊是吧?】

  【诡计多端,往自己脸上帖金。】

  李隆基看着眼花缭乱的弹幕,被惊地倒退几步。

  他瞪直了眼睛,看着一条接着一条,层出不穷的言论。

  她们这又是怎么知道的?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