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巴家后,西南的版图上,只剩下邛崃山脉脚下的邛州卓家,仍是龙天策心中未平的牵挂。卓家不同于杨氏的跋扈、刘氏的蛮横、巴家的复杂,他们是西南六大家族中,最具“底蕴”的存在——据族谱记载,卓家乃是西汉巨富卓王孙的远支后裔,世代居住在邛州(今四川邛崃),以冶铁、酿酒、经营蜀锦闻名,家底殷实,在西南士族中威望极高。
卓家底蕴:百年门阀傲西南
邛州卓家的府邸,仿照西汉的样式建造,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透着一股古朴庄重的气息。府邸内的藏书楼,据说藏有不少秦汉时期的孤本;家族的祠堂里,供奉着卓王孙的牌位,以示血脉的尊贵。
现任掌权人卓天来,已是七十出头的老者,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他是卓家的定海神针,以“守成”着称,既不主动招惹是非,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卓家的利益。对朝廷的改土归流政策,他表面顺从,暗地里却联合其他士族,阳奉阴违,是西南士族中“保旧派”的领袖。
“卓家的根基,深植邛州两百年,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卓天来常对族中子弟说,“我们是汉家苗裔,是卓王孙的后人,要守住祖宗的基业,不能让那些‘暴发户’和‘蛮夷’玷污了门楣。”
这番话里的“暴发户”,暗指杨家、刘家;“蛮夷”,则包括龙天策麾下的少数民族势力,甚至连龙天策本人,在他眼中,也不过是“靠军功上位的武夫”。
龙天策要平定西南,卓家是绕不开的坎。但卓家树大根深,与当地士族盘根错节,若强行征讨,恐引发西南士族的集体反弹,后果不堪设想。
“卓天来老谋深算,卓家底蕴深厚,硬攻绝非上策。” 龙天策在军帐中,对着邛州的舆图,眉头紧锁,“最好能劝降,让他们主动归顺。”
幕僚们纷纷献策,却都觉得难办。卓家自视甚高,寻常的说客,根本进不了卓家的门,更别说让他们归顺了。
自告奋勇:绮儿请命赴邛州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紫绮儿站了出来。
“殿下,妾身愿前往邛州,劝说卓家归顺。”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军帐。
帐内顿时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有惊讶,有怀疑,也有不赞同。
玉倾城微微蹙眉:“绮儿妹妹,卓家不比巴家,他们自视甚高,怕是……”
罗嘉儿也道:“卓天来那老头,最是顽固,而且他们士族,最看重女子名节,你去……怕是会吃亏。”
她们并非看不起紫绮儿,而是深知卓家的傲慢与刻薄,更清楚紫绮儿的过往,很容易被卓家抓住把柄。
龙天策也看着紫绮儿,眼中带着犹豫:“卓家不好对付,你不必勉强。”
紫绮儿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正因为不好对付,妾身才更该去。卓家与巴家素有往来,妾身对他们的行事风格,多少有些了解。而且,妾身如今是殿下的人,代表的是秦王府,他们就算不给妾身面子,也该顾及殿下的威严。”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殿下,妾身嫁入府中,一直未能为殿下分忧。此次若能劝降卓家,也算是妾身的一点微薄之力。”
龙天策看着她眼中的坚定,想起了她在巴家的手段,也想起了她那晚的主动与脆弱。他知道,这个女子,看似柔弱,实则坚韧,且极会审时度势。或许,她真的能创造奇迹。
“好。” 龙天策最终点了点头,“你要去,本王不拦你。但记住,安全第一,若事不可为,立刻返回,不必强求。”
紫绮儿躬身行礼:“妾身明白,定不负殿下所托。”
邛州受辱:恶语相向辱红颜
三日后,紫绮儿带着几名护卫,来到了邛州卓家府邸。
卓家的门房通报后,过了许久,才有人出来,领着她进了府,却并非主厅,而是一间偏僻的偏厅。厅内,卓家的几位核心族人,早已端坐等候,为首的正是卓天来。
卓天来斜睨着紫绮儿,眼中满是轻蔑,连客套话都懒得说:“巴家的寡妇,哦不,现在是秦王的妾室了,不知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他身边的一个中年男子,是卓家的大管家卓三,立刻附和道:“是啊,紫夫人不好好在秦王府享清福,跑到我们卓家来,莫不是又想故技重施,搅得我们卓家鸡犬不宁?”
紫绮儿强压下心中的不适,维持着镇定,朗声道:“卓老先生,诸位卓家主,紫绮儿今日前来,是奉秦王殿下之命,劝卓家归顺朝廷。朝廷推行改土归流,是为西南百姓谋福祉,卓家若能顺应时势,定能保全家族荣光,世代昌盛。”
“归顺?” 卓天来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让我们卓王孙的后人,归顺一个武夫?还要听你一个女子指手画脚?”
“卓老先生,话不是这么说的。” 紫绮儿耐着性子解释,“秦王殿下平定西南,并非为了个人权势,而是为了天下安定……”
小主,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年轻的卓家子弟打断:“住口!你一个害死前夫、逼死嫡母、残杀继子的毒妇,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安定’?”
“就是!巴家老族长尸骨未寒,你就改嫁他人为妾,水性杨花,不守妇道,简直丢尽了女子的脸面!”
“女子当家,本就不合礼法,你倒好,不仅当家,还害死一大家子,克夫的命!”
“我们卓家可是名门望族,岂会听你这种人的蛊惑?”
污言秽语,像冰雹一样砸向紫绮儿。他们翻出她在巴家的所有“黑料”,添油加醋,极尽羞辱之能事。什么“克夫”、“毒妇”、“水性杨花”、“不守妇道”,甚至连她主动嫁给龙天策为妾,都被说成是“攀附权贵”、“不知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