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凰四年的春风,终究没能吹软长安城里那根最硬的骨头。当“与士大夫共天下,与世家共天下”的圣旨墨迹未干,一道苍老却如惊雷般的怒吼,便从长安城西的一处陋巷里传出,震得檐角的冰棱簌簌坠落——那是四朝老臣、八起八落的明弈,在得知圣旨内容后,第一次在沉寂多年的府邸里,摔碎了他用了半世纪的青瓷茶杯。
百年风骨:八起八落犹未折
明弈的府邸,是长安城里最寒酸的“宰相府”。没有朱门高墙,没有锦衣侍卫,只有两扇斑驳的木门,和一个扫洒庭院的老仆。这位107岁的老人,历经太祖、高祖、太宗、神凰四朝,八次拜相,八次罢相,却始终住着这处祖上留下的老宅,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袍,每日粗茶淡饭,活得比寻常百姓还要清苦。
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却让三代帝王又敬又怕,让奸臣贼子闻风丧胆。
太祖高皇帝时,他因弹劾外戚专权,被罢相;
高祖武皇帝时,他两次因反对穷兵黩武,摔帽而去,被斥为“乡巴佬”,却终究被高祖叹着气请回;
到了太宗文皇帝时,这位“强项令”的脾气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太宗姐姐长公主的家奴仗势杀人,他二话不说,绑到闹市斩立决,太宗怒而训斥,他梗着脖子回怼“陛下若护家奴,何谈国法?”,气得太宗直骂“乡巴佬”,却终究没舍得治他的罪;他在朝堂上痛陈时弊,三次直指太宗“施政如桀纣”,两次气得太宗拍案要杀他,却又在他摔帽而去后,苦笑着命人把他的相帽捡回来,第二天照旧倚在龙椅上喊“夫子,你来给朕说道说道”。
他是太宗口中的“夫子”,是奸臣眼里的“明阎罗”,是百姓心中的“明青天”。当年太宗定下“与百姓共天下”的国策,正是源于他在御书房里三天三夜的据理力争:“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世家再盛,不过是舟上之木;百姓才是载舟之水,失了民心,舟必倾覆!” 他甚至拖着太宗的袖子,指着宫墙外春耕的农夫:“您看,天下是他们的天下,不是世家的天下!”
连当年震动朝野的“邗沟覆船案”,也是他与龙天策联手破获——他以70高龄,亲赴邗沟沿岸,走访渔民,搜集证据,硬是从世家垄断的漕运网络里,揪出了那条吸食民脂的毒瘤,气得涉案的几大世家暗地里买凶杀人,却被他凭着一身正气和龙天策的护卫,硬生生顶了回去。
这样一位把“与百姓共天下”刻进骨血的老人,听闻神凰四年那道离经叛道的圣旨时,枯槁的手指第一次在棋盘上捏碎了黑子。
“胡闹!荒唐!” 老人拄着那根用了五十年的枣木拐杖,在书房里踱来踱去,花白的胡须气得发抖,“太宗尸骨未寒,就敢篡改国策?把天下交到那些蛀虫手里,是要亡我大唐吗?!”
老仆在一旁劝道:“老爷,您都107了,朝堂的事……”
“107怎么了?” 明弈猛地转身,浑浊的眼睛里迸射出骇人的精光,“只要我这口气还在,就容不得他们糟践太宗的江山!备车!老夫要去闯宫!”
怒闯朝堂:强项令再现锋芒
明弈要闯宫的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了长安。
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街道两旁,看着那辆摇摇晃晃的马车——车厢是补丁摞补丁的旧木车,拉车的是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车夫是那个跟着他几十年的老仆。可当明弈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绯色旧朝服,拄着枣木拐杖,颤巍巍却腰杆笔直地从车上下来时,围观的百姓“唰”地跪倒一片,齐声高呼:“明青天!”
这呼声,从长安城西一直延续到皇宫午门,震得守卫宫门的禁军手足无措。他们拦过王侯将相,却没人敢拦这位连太宗皇帝都敢指着鼻子骂“桀纣”的“夫子”。
“让开!” 明弈拐杖一顿,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禁军们面面相觑,终究还是默默地让出了一条路。
此时的太极殿上,“秦珪”正被费无极耳提面命地教导如何应对世家的“谢恩表”,忽闻内侍慌张来报:“陛下!明……明弈老大人闯进来了!”
“明弈?” “秦珪”愣了一下,显然没听过这个名字。
费无极的脸色却“唰”地白了,手中的玉如意差点掉在地上。他这辈子最怵的两个人,一个是当年的龙天策,另一个就是这位打不死、骂不走、专剜世家痛脚的明阎罗!
“他怎么还没死?!” 费无极咬牙切齿,却又不得不强装镇定,对“秦珪”道,“陛下莫慌,老臣去应付。”
话音未落,一阵“笃、笃、笃”的拐杖点地声,从殿外传来,越来越近。明弈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口,花白的头发在晨光里泛着银辉,佝偻的身躯却像一座不可撼动的山。
“老臣明弈,参见陛下。” 他没有行三跪九叩之礼,只是微微躬身,拐杖斜拄在地上,那姿态,与其说是朝拜,不如说是对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珪”被他这气势吓得往后缩了缩,费无极连忙出列:“明老大人,您都致仕多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闯宫是何道理?”
“不在其位?” 明弈冷笑一声,拐杖猛地顿在金砖地上,发出“当”的一声脆响,“老夫是大唐的子民,是太宗皇帝的臣子!只要大唐还在,只要太宗的国策还没被这帮宵小篡改干净,老夫就有资格管!”
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御座上的“秦珪”,声音陡然拔高,震得大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陛下!您可知您下的那道圣旨,是在刨我大唐的根?!”
“秦珪”被他看得浑身发毛,嗫嚅着说不出话。
“太宗皇帝当年定‘与百姓共天下’,是老臣陪着他在农田里看出来的!” 明弈的声音带着泣血的悲愤,“他看到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却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世家子弟锦衣玉食,却连锄头都不会握,才定下那国策!他说‘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您倒好,要把舟绑在世家的船板上,是想让这船沉得更快吗?”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