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阅书库>书库>历史军事>英烈传奇> 第253章 智囊云集渤海郡,群英毕至待东风

第253章 智囊云集渤海郡,群英毕至待东风

msp; 房衍则看向房外:“高唐县经历血案,百姓必是惶惶不安。属下愿先行一步,前往高唐周边安抚民心,收集徐质的罪证——百姓的眼睛,才是最亮的镜子。”

  高士仓抚须笑道:“河南道与山东士族往来密切,属下愿以观察使的身份,与博州刺史府交涉,为诸位争取调查的时间与空间。”

  赵大陆憨厚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册子:“俺没什么大本事,这是俺托人打听的高唐周边村落图谱,哪个村子有多少户人家,谁家与徐质的人有往来,或许能派上用场。”

  花蓉则走到丈夫身边,对龙天策道:“龙大哥,我与赵胜熟悉江湖门路,高唐县那些不敢露面的证人,交给我们母子俩,定能让他们开口。”

  满堂的议论声,有条不紊,却字字珠玑。武将们摩拳擦掌,只待一声令下;谋士们各抒己见,将调查的步骤、可能遇到的阻碍、应对的策略,一一铺陈开来。

  龙天策站在众人中间,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看着这些信任的面孔,心中的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他知道,这支由旧部、谋士、故交组成的队伍,不仅是力量的汇聚,更是人心的凝聚——他们或许身份各异,擅长不同,却有着共同的信念:为百姓讨公道,为律法正视听。

  新篇待启:雷霆万钧候东风

  渤海郡的议事堂,灯火彻夜通明。

  刘晔与杜哲围着卷宗,逐条分析博州官场的关系网,在徐质的名字旁,圈出了十几个需要重点突破的人物;房衍与邓铿则在沙盘上推演粮草调度,确保调查期间的后勤无虞;高士仓与赵大陆低声交谈,梳理着高唐周边的宗族势力,寻找可能的突破口;花蓉与风影则在一旁,标注着需要保护的证人名单……

  窗外的渤海湾,夜色深沉,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蓄力。

  龙天策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从睢阳的初露锋芒,到汴州的铁腕治吏,从河东的灭蝗安民,到怀朔镇的大破联军,他一路走来,身边始终有这些人的身影。如今为了高唐的几百条冤魂,他们再次聚首,不问前程,只问是非。

  “东风,就快到了。” 龙天策望着窗外,轻声道。

  他知道,当这些智囊与猛将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当律法的锋芒与人心的向背站在同一边,再坚硬的黑幕,也终将被撕开。高唐的徐质,博州的刺史,乃至背后的山东士族,或许能抵挡一时的锋芒,却挡不住这群英汇聚的雷霆万钧。

  这场由调查高唐血案引发的集结,早已超越了一桩案件的范畴。它是对大唐官场积弊的一次宣战,是对“官官相护”潜规则的一次冲击,更是龙天策为自己心中的“新篇章”——一个吏治清明、百姓安乐的大唐,所做的又一次奋力推动。

  当渤海的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进议事堂时,刘晔放下卷宗,对龙天策道:“郡王,突破口找到了。徐质当年剿匪的粮官,如今在博州担任仓曹参军,此人与徐质有旧怨,或许能成为关键。”

  龙天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点了点头:“好。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揭开高唐的真相。”

  满堂的群英,纷纷抬头,目光中闪烁着同样的坚定。

  属于他们的“新篇章”,在智囊云集的渤海郡,在这蓄势待发的黎明,终于迎来了拉开序幕的东风。这篇章里,有律法的威严,有人心的向背,有智囊的深谋,有猛将的锋芒,更有一群人为了公道,甘愿赴汤蹈火的赤诚。而高唐的血案,终将成为这新篇章中,最荡气回肠的一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