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阅书库>书库>历史军事>英烈传奇> 第70章 旧吏刁难初亮剑,新官锋芒隐未露

第70章 旧吏刁难初亮剑,新官锋芒隐未露

,真是油盐不进!” 典史咬牙道。

  黄伦望着扬尘而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急什么?他想查,就让他查。定远的水,深着呢,他一个外来的毛头小子,想搅动风云,还嫩了点。” 他转身对主簿道,“去,让人给乡下的‘朋友们’透个信,让他们‘规矩’点,别给龙大人抓到把柄。”

  而此时的龙天策,早已将身后的刁难抛在脑后。他骑着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两旁荒芜的农田,心中沉甸甸的。偶尔遇到田间劳作的农人,他便勒马询问:“老乡,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农人起初怯生生的,见他态度温和,才敢实话实说:“收成?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地里的粮食,一半要交给地主,剩下的还要交赋税,一年忙到头,连种子都快留不住了……”

  “地主是谁?” 龙天策追问。

  农人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还能有谁?黄先生家的佃户,占了半个县的好地……”

  一路行来,听到的多是类似的抱怨。豪强兼并土地,官吏横征暴敛,百姓敢怒不敢言,这便是定远县的真实底色。

  吴天狼听得怒火中烧,攥紧了手中的九环刀:“将军,不如俺现在就去把那些地主恶霸砍了!”

  “不可。” 龙天策摇头,“我们刚到,根基未稳,贸然动手,只会打草惊蛇。黄伦等人敢如此刁难,背后定然有盘根错节的势力,得一步步来。”

  夜凌接口道:“大人说得是。当务之急,是查清土地兼并的账目,掌握他们贪腐的证据,再一击致命。”

  傍晚时分,龙天策一行人返回县衙,浑身沾满了泥土,却带回了满满一叠记录——农田的分布、豪强的姓氏、百姓的诉求。

  黄伦等人早已散去,只留下一个衙役,假惺惺地问:“大人,要不要备些酒菜洗尘?”

  “不必了。” 龙天策走进大堂,将记录递给夜凌,“把这些整理出来,标在地图上。” 他看向黄强,“收容所的粮食,到位了吗?”

  黄强咧嘴道:“那帮老小子磨磨蹭蹭,俺直接带人去粮仓,把粮食搬出来了,现在城东的收容所,已经有几十户流民住进去了。”

  “好。” 龙天策点头,“明日,我们处理地痞骚扰百姓的案子。”

  夜色渐深,县衙的灯光亮至深夜。黄伦等人以为的刁难,并未让龙天策退缩,反而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定远的沉疴。那些无关紧要的案卷,成了夜凌熟悉定远律法的教材;那些推诿的政令,让他摸清了旧吏的软肋;那些阻挠的下乡,更让他坚定了整治的决心。

  黄伦等人以为自己占据了主场,却不知,他们的每一次刁难,都在为龙天策的“新篇章”,提供着最真实的素材。而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县令,正像一把藏在鞘中的剑,锋芒未露,却已蓄势待发。

  定远的夜晚,依旧带着旧时代的沉郁,但县衙那盏亮至深夜的灯,却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革新。属于定远的改变,或许会来得缓慢而艰难,但只要龙天策和他的弟兄们在,这改变,就必然会发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