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久阅书库>书库>都市青春>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第305章 新双河镇南面的采石场

第305章 新双河镇南面的采石场

  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克伦斯克师长大吃一惊,他连忙质问起负责接替他指挥的参谋长。

  “究竟是什么情况,为什么短短几个小时敌人就绕到6团后面来了!”

  克伦斯克师长在移交指挥权之前就已经确定敌人的主攻方向在文查河北岸,而南岸的敌人是作为牵制用的。

  因此在转让指挥权之前,克伦斯克师长就已经指挥着前线的第二和第四团将敌人给赶出了新双河镇,并且在周边的山隘口也布置了严密的防线。

  与此同时第二旅的第六团也赶到了新双河镇边缘构建起了防线,理论上来说他们防御的就是敌人可能在后方发动的突袭。

  那么问题来了,第六团的防线面对的就是瓦格涅村方向,他们的后方阵地又是怎么被人攻破的呢?

  总不能敌人是在新双河镇内部凭空冒出来的吧?!

  克伦斯克师长想不通这个道理,但如果叶格林在这估计就会笑呵呵地告诉他:

  革命军就是从敌人猜不到的地方凭空冒出来的。

  在新双河镇的南侧这里有着一处极为险峻的山崖,早年这里是一座露天采石场,但后来因为成本的问题逐渐就废弃。

  山体被挖掉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体积,靠近镇子的这一侧基本已经被挖成了一个近乎垂直的山崖。

  整个采石场占地面积很大,其宽度基本覆盖新双河镇南侧。

  尽管在山崖上还留有了当年采石工行走的小道,但这些路长久失修而且十分狭窄。

  本地人都不愿意去走的,更别说是让人数众多的军队通过了。

  这样的地形十分险峻,可以说就是城镇边上一道人造的天堑。

  帝国军120师第六团并不是没有在采石场出口出布置防御,他们不仅布置了,而且还考虑到了革命军可能从这里经过的可能。

  他们原本想着革命军顶多只会来几个小队来骚扰,但绝没有想过革命军竟然一口气把主力部队都给派了过来!

  采石场的道路的确不适合大部队通过,这一点帝国军的判断是正确的。

  然而他们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样地形之所以不适合大部队通过是因为山崖上的道路狭窄而又分散,一旦部队从中通过其编制必然被打乱。

  军队是一个极度依赖组织度的组织,而编制就是传统军队维持组织度唯一力量,战线就是他们战斗力的唯一保证。

  但是革命军不一样!

  诚然从山崖下来之后,革命军部队的编制被彻底打乱了,唯一还能够组织起来的就只有战斗班组这一级。

  而且刚下山的部队当即就需要面对敌军的防御部队,战况紧急根本不会有整备队伍的时间。

  刚下山的部队就必须以战斗班这一级最基础编制去进攻敌人已经布置好的防线,这一点在传统的军事战术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哪怕进攻方不惧牺牲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击溃布置好防御的阵线,而一旦时间拖久了敌军后续的部队赶来,这里编制混乱的部队迟早就会被编制完整组织度更高的部队给击溃。

  帝国军第六团在此处的布置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用少量的部队驻防敌人进攻性极低的地方,主力部队在敌军最有可能进攻的方向驻防,最后在阵地中间布置一支机动部队准备随时增援各处战场。

  参谋在在接手本地指挥权之后与第二旅的旅长就商讨好了这样一个万全之策。

  他们的做法很严峻,毕竟就连最不可能的采石场方向也布置了部队警戒。

  即便革命军真的昏了头从这里进攻,负责警戒的部队也一定可以撑到后续支援赶来。

  毕竟他们第六团负责机动支援的那两个连距离此地也不过两三公里的距离,其先头部队全速赶来的时间可能也就十多分钟左右。

  然而就是这个两三公里的距离却成为了第六团在这次遇袭战中最为致命的地方。

  革命军的攻势异常凶猛,从下山的第一个战斗班组开始,革命军的部队压根就没有给帝国军任何反应的机会。

  什么重整部队都是不存在的,战斗班组一下来就扑向敌军的阵线,一个接一个的敌军很快就发现还没等后方援军过来自己就已经被包围了。

  最前方的两个阵地一失守,后方几个阵地的敌军看到了如狼似虎的革命军在向着自己扑来的时候,不打报告就主动撤退了。

  从革命军第一波攻势开始,前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帝国军外围的警戒防线就全数沦陷。

  此时赶来支援的帝国军两个连队都还在半路上,他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遭到了革命军的攻击。

  “什么情况,敌人来这么快的吗?!”

  “散开、散开!都给我散开到两边去,不要全挤在道路中间。”

  帝国军的连长正指挥着部队展开战斗队形,他们此时的行军队形很是密集,在面对革命军攻击的时候很是被动。

  “还好,来的只是小股敌人,大家不要怕原地防御。”

  “我们人比他们多,我们枪比他们多,敌人不可能来太多人的。”

  在队伍前方的连队很自觉地开始沿着道路两边展开队形,而后方紧跟着的那个连队也主动一分为二去守护前方友军的两翼。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