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谈心

  宫长安轻轻拍着萧媚儿的后背,眼中满是温柔与怜惜,轻声说道:“媚儿,让你担心了!”

  萧媚儿微微仰头,眼眸中还残留着些许方才的紧张与担忧,她柔顺地靠在宫长安怀里,感受着他温暖而有力的怀抱,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驱散心底那一丝恐惧。

  回想起这一路的经历,萧媚儿不禁轻叹。他们一路颠簸,历经艰辛才来到北地,本以为第一个晚上能稍作休息,却没想到依旧不得安生。

  就在方才,外面传来激烈的打斗声,兵器碰撞的铿锵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清晰地传进屋内。她听得真切,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

  尽管宫长安早就告诉她,自己有十足的把握应对一切状况,让她不必担忧。

  可她还是不由自主地捏了一把汗,为了不让宫长安分心,她强忍着内心的担忧,一直躲在房间里没有出去。

  此刻,一切尘埃落定,她紧绷的神经才终于稍稍放松了些,紧紧依偎在宫长安怀中,仿佛找到了最坚实的依靠。

  “王爷,从嫁给你那一刻起,妾身就知道王爷将来一定会成就非凡大业。

  妾身虽为女流之辈,也不曾习武,不能上阵杀敌,但妾身愿在王爷身后,为王爷打理好内宅诸事,做王爷最坚实的后盾。”

  萧媚儿仰着头,目光中满是坚定与深情,温柔地看着宫长安,声音轻柔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今日这般险境,妾身虽害怕,但一想到王爷,便也有了勇气。妾身只盼王爷每次都能平安归来,不管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妾身都会与王爷携手共度,陪伴在王爷身侧,不离不弃。”

  萧媚儿说着,脸颊微微泛红,那红晕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添几分娇羞与动人。

  宫长安凝视着萧媚儿的眼眸,那目光中满是深情与动容,缓缓说道:“得此良妻,夫复何求。”

  低头轻轻点在萧媚儿额头,“媚儿,之前本王可是以纨绔废物着称,为世人所不齿。在旁人眼中,本王怕是烂泥扶不上墙。你又怎能断定本王会有鸿鹄之志,万一本王真就死性不改呢?”

  萧媚儿微微仰头,与宫长安四目相对,眼神清澈而笃定,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王爷,妾身如果说是直觉,王爷相信吗?”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光芒,继续说道:“初次见王爷,是在莺湖诗会,只是王爷不知道,妾身便觉得王爷虽表面上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可眼神中却藏着旁人难以察觉的睿智。妾身相信,王爷绝非池中之物。”

  宫长安听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再次将怀中的萧媚儿抱紧一分,感慨地说道:“媚儿,你的这份信任,对本王而言,比这世间任何珍宝都要珍贵。”

  次日。

  北郡的各级官员纷纷身着官服,神色各异,从四面八方齐聚郡守府。

  他们之中,有年逾古稀、经验丰富的老臣,有正值壮年、意气风发的中年官员,还有初入仕途、略显青涩的年轻官吏。

  今日,他们皆是来觐见这位新来的北地之王,这位即将主宰北地命运,成为此后北地领袖的人物——镇北王。

  众人在郡守府的府厅中等待,有的在低声交谈,猜测着这位新王的脾性与施政方针。

  有的则神色凝重,心中暗自思忖着自己未来在新王治下的仕途之路。

  就在众人在郡守府大厅里各怀心思、议论纷纷之时,张二河一路疾步匆匆赶来。

  他神色略显急切,额头上还隐隐渗着汗珠。

  一旁一位官员赶忙凑近,压低声音说道:“郡守大人,您说这位镇北王的脾性到底怎样啊?咱们往后可得找准法子与王爷相处,您快给拿拿主意。”

  此言一出,周围原本就竖着耳朵的官员们一下子围了过来。

  众人纷纷把询问的目光投向张二河,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担忧。毕竟,这位镇北王初来乍到,却手握北地重权,他们日后的前程可都与之息息相关。

  人群中有人附和道:“是啊,郡守大人您昨日亲自接待王爷,多少能看出些端倪,您快给咱们透个底。”

  另一位官员也跟着焦急地说:“对呀,若摸不透王爷脾性,往后行事处处都是雷,一不小心可就得罪了王爷。”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满是焦虑。

  这时张二河一脸无奈地摆摆手,说道:“诸位,实不相瞒,昨日接待镇北王,王爷是一个一心为民的人,只要咱们尽心尽力,做好职责所在,王爷一定会委以重任。”

  “王爷到!”

  这一声犹如洪钟般在郡守府大厅内回荡,原本嘈杂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只见宫长安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银色云纹,

  当宫长安稳稳地踏上王座,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众人时,整齐划一的声音在大厅内响起:“参见王爷!”

  众人齐齐跪地行礼,声音洪亮,如雷鸣般在郡守府大厅内久久回荡。

  宫长安微微抬手,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诸位免礼!”

  “谢王爷!”众人齐声回应,随后纷纷起身,神色间仍带着对这位新主的敬畏与好奇。

  宫长安目光从容地扫过众人,接着说道:“今日诸位前来,想必也是为了彼此相互认识一番。往后,诸位依旧各司其职,尽心为北地百姓做事。

  本王决定,由郡守张二河和长史徐光启共同管理政事。往后,本王会逐步推行各项政策,诸位只需认真执行便可。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