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薯面,各种家什往城里出发。

  苏氏一手牵着翠翠,一手牵着丈夫,目送她们远去,很是忐忑,不晓得他们这次,能不能把车里的全卖完!

  刘有山安慰她:“你放心,都是自家的东西,卖不完也不吃亏。还是想想我们自己吧,家里只有一口锅,被她们拆了去,我们怎么做吃的哩!”

  苏氏白他一眼:“吃吃吃,你就晓得吃,我是担心她们卖不完么,我是怕她们受委屈!”

  刘有山不以为意:“她们住在四弟家,车上全是吃的,风吹不到,雨淋不湿,又不会饿到肚子,你有什么好担忧的。让几个孩子去练练胆子,不吃亏。”

  且说刘鑫他们进了城,直奔甜水巷刘有江家,打算先把车上的物件放下,再去街上蛰摸地方卖粽子。

  刘家老四刘有江认识几个字,嘴巴甜会来事,在城里找了家酒楼当伙计。被来吃席的方老头相中,招作了女婿。

  一开始商量的是倒插门,方老头去到刘家下聘礼,宋老太大大闹了一场,说要是刘有江敢做上门女婿,她一根绳子吊死在方家门口。

  当时女儿已经揣了娃,方老头咬碎老牙和着血往肚子咽,退了一步,让两人正常成了婚,写了契约第二个男娃姓方。

  婚后生了一男一女,男娃今年十二,名叫刘瑞,小的是个女娃,名叫刘珠,比刘青青小三个月。

  一家五口吃住在甜水巷里,守着祖传的油铺子过活。

  因成婚的时闹得几乎撕破脸,这些年宋老太不登方家门,方氏也不去清水沟,每逢过年过节,打发刘有江送上节礼,算是全了宋老太的脸面,婆媳两人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开门的是一个身姿挺拔的小少年,穿着一件天青色的长衫,手里捏着本书,戚着眉头看在外面呼啦啦一群人,带着戒备:“你们是?”

  他背后跳出一个人来,胖嘟嘟的身材裹在淡合色的裙子里,扎着圆圆的丸子头,脸上肉憨憨的,活像一只莲藕精。

  好奇的打量他们,兴奋大喊:“娘,快来,有客人来拉!”

  不是,堂妹,不就来几个客人么,你脸上这么兴奋,是几个意思?

  第34章 第34章水晶粽

  十多年的富足日子,刘有江有些发福,白馒头的脸颊上依稀可以看见刘有山的影子。

  是亲兄弟没错了。

  他眯着眼睛看了半响,视线落在他们身后堆得满满的驴车,心落在了肚子里,偷偷瞄了一眼旁边的妻子方氏,应该,不是来打秋风的罢。

  挤出一丝笑来:“是阿鑫兄弟,你们这是?”

  刘鑫心下一沉,面上不动声色爽朗一笑,点名主题:“大江哥越活越年轻。诺,这是大山哥家的慧兰和青青、阿云,这是二贵哥家的大春,刚子哥家的阿喜,几个娃弄了些粽子来城里卖,没有落脚的地方,想在你们这里借助几天,你们看方不方便?”

  刘有江面带犹豫,岳父和妻子不太喜欢清水沟的亲戚。

  元宵节的时候,大哥家的宝柱和同窗没地住,来家里挤了一晚上,岳父一个月没个好脸色,孩子他娘念叨了大半年。

  宝柱好歹读书识字,不得方家的待见,这几个土土的丫头,肯定更被嫌弃。他在嘴里艰难的组织着拒绝的话。

  身后的方氏却一反常态,面上挂着热情的笑:“什么方便不方便的,快进来,吃饭了没,我去弄几个菜去!”

  刘青青笑眯眯拉着她:“小婶不要忙,我们在驴车上吃过啦!”

  方家院子不大,约摸三十平方米,墙角一眼水井,墙根下一溜菜地,种了些姜葱蒜,上面三间正房,一间耳房。

  方家五口人,住得满满当当。

  多了他们六人,小小的院子里顿时拥挤不堪。

  刘青青不是没有眼色的,自然看出方家的不欢迎,可是她手里没钱,不能去住客栈,为着阿姊的名声,避嫌之故,赵垚家那里也不好去蹭。

  几人合力把多余的原材料等搬在廊下,刘青青提出三串包好的粽子,塞给方氏:“小婶,我们这就出门去寻地方卖粽子,全是家里自己做的,你们尝尝味!不用等我们吃饭,我们晚间天黑才回来,都带了铺盖,到时候借你们家廊下打个地铺。”

  方氏笑着轻轻拍了她一下:“这孩子,说什么傻话,来家里哪能给你睡廊下!行,我收拾收拾屋里,你们尽管去,晚间早些回来。”

  打发刘瑞兄妹领着他们去美食街。

  几人收拾好车架,招呼了一声上了街。

  他们走后,刘有江讪讪的跟在方余屁股后面,谄媚道:“还是媳妇最疼我,给我做脸!”他有些担忧:“你说,爹过会回来,会不会生气!”

  方式没好气白他一眼:“你糊涂,上次爹生气,是因为你侄儿没眼色,读书读傻了,当谁欠的他。领着一伙同窗来家里,好吃好喝招待着,还讥笑珠儿胖。我们珠儿哪胖了,这叫有福气。

  今日我看着你二哥家几个孩子倒好,懂礼貌。”

  她晃晃手里三串粽子,撇撇嘴:“至少没空手上门!”她不是贪这点吃食,她看上的是刘家二房三观正。

  清水沟的大小事她都盯着呢,听说婆婆当时放弃老二了,是几个闺女破釜沉舟,把老二送到城里治病,今日一看,做事果然敞亮。

  她将近十年没生孩子,方老头死了心,通过刘有江递话,把刘瑞改名叫方瑞,结果宋老太不愿意。

  方老头想了想,直接在户籍上,把刘珠,

上一页下一页